陶勇,江西九江柴桑人,2008年始专业从事高产油茶种质创新和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油茶区域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建设,足迹遍布南岭、武夷山区、大别山区、桐柏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九万大山区、乌蒙山区等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和科研基地。
国家林业草原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乡村振兴局贵州省玉屏县油茶产业顾问组专家;
江西省乐平市乡村振兴局油茶产业技术顾问
贵州省铜仁市油茶产业发展技术顾问;
重庆市秀山县人民政府油茶产业发展专家;
重庆武陵山油茶研究院有限公司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重庆市彭水县油茶产业发展技术顾问;
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技术组副组长;
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技术组副组长;
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江西九林种业有限公司创办人
2014~2021年参与科技支撑的重庆市部分油茶基地名单
序号 |
时间 |
区县 |
面积(亩) |
建设内容 |
1 |
2014年2月 |
重庆彭水 |
1200 |
长林系、杂交二代引种实验 |
2 |
2015年2月 |
重庆彭水 |
50 |
长林系高产示范基地 |
3 |
2015年12月 |
重庆彭水 |
2000 |
长林系高产示范基地 |
4 |
2016年12月 |
重庆永川 |
2000 |
长林系高产示范基地 |
5 |
2019年3月 |
重庆酉阳 |
400 |
长林系高产示范基地 |
6 |
2019年12月 |
重庆彭水 |
3000 |
长林系高产示范基地 |
7 |
2019年12月 |
重庆云阳 |
1000 |
长林系高产示范基地 |
8 |
2020年12月 |
重庆彭水 |
200 |
三年生容器大苗实验示范基地 |
9 |
2021年3月 |
重庆秀山 |
500 |
长林系高产示范基地 |
10 |
2021年12月 |
重庆南川 |
300 |
三年生容器大苗示范基地 |
2008年我跟随中国林科院油茶育种专家赵学民老师学习油茶,虽然当时国家油茶审定良种300多个,但每个品种适宜的环境、气候、坡度、土壤等丰产综合条件认知不足,包括物候期、组合应用、经济形状了解不够。赵老师指导我“先开枪、后瞄准”,走遍十几个油茶省区在实践中不断调查、摸索。2010年我总结出油茶裸根苗 “早栽、深栽、雨后栽”种植技术要点,并编写印刷5000本“油茶有机种植科技服务手册”,分发给各地的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合作伙伴,油茶新造林的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2011年我国油茶芽苗砧嫁接繁育技术发明人、长林系第一代选育人、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韩宁林研究员教导我们,建设高产示范林举措才能真正推动油茶高质量发展,同时杜绝化学农业发展模式,防止林地化学、农药、重金属二次污染影响油茶健康持续生长和山茶油品质。在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姚小华研究员统筹布局下,我们一线科技协作团队全面启动以市级为单元技术支持各地高产示范林建设。2012年初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营造长林3号、4号、18号、40号、53号、166号新的品种生产组合实验示范基地,实施品种标准错位行栽,2018年测产亩产鲜果达到600公斤。2014年以后基本选定长林3号、4号、18号、40号、53号5个品种组合应用于生产。历经近十年的实践验证,2018年长林系良种、良法、管护技术基本系统成熟:一、确定长林系第三代生产品种组合,4号、40号、53号为主栽品种,各占30%;3号和18号为配栽品种,各占5%,首次将长林53号品种配置比例提高到30%,实现三个主栽品种林地相互均衡异花授粉、3号和18号辅助授粉。进一步保障了油茶高产、稳产。二、底肥、追肥间隔三年进行一次,降低人工成本投入。三、油茶修剪轻简化,回归油茶自身“盛果期冠幅挂果、冠幅体积最大化”的生殖生长特性和管护原则。2018年我们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由油茶纬度分布模式转向群山气候、油茶山地垂直分布模式,这套良种良法技术经过武陵山区5年的生产推广应用并结合早期的武陵山区一些引种实验的调查结论,再次验证了其具备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2023年12月我编著的《长林系高产油茶栽培管理实用技术》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韩宁林老前辈用了一周时间仔细阅读,作出“技术水平高,实用性强”的高度评价。
武陵山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过渡带,云贵高原东延。东径 108°00′ —110°00′,北纬27°00′ —30°00′,属于我国油茶中带,包括湖北恩施州、宜昌市、湖南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常德市、益阳市、娄底市、铜仁市、遵义市和重庆渝东南共71区县。武陵山区腹地年日照时间和年度≥10℃积温较油茶中东部产区偏少、偏低;油茶年度生长量和产量中偏低水平;年度≥10℃积温和油茶花期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递减;油茶晚花晚熟品种生产应用风险大;山体坡度大,道路少,机械化利用率低,人工成本大;褶皱山发育石灰土、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壤肥力低;深厚土壤条件的林地资源分散式零星分布,不适宜集约化发展。但群山气候、昼夜温差,油茶垂直分布特征明显,远离工业污染,是我国油茶优质资源的培育重点区域。重庆油茶重点发展区是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渝东南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
彭水篇
2012年3月始,彭水林业局总工宋华彬和油茶办主任邓相舜,多次到江西与赵学民老师交流学习油茶。同年5月,彭水县开源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赵学民老师的采穗圃基地引种6-8年树龄长林3、4、40、53号油茶大树移栽到善感乡石盆村。
2014年2月重庆野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彭水善感乡完成了长林系国家审定品种和亚林系杂交后代引种实验基地建设,分别采用6年大树移栽和两年生裸根苗造林。2014年3月底,彭水县林业局从江西采购2年生长林系裸根苗,根系打泥浆栽
植到海拔1200米的龙射镇凉风村,开启了长林系油茶品种在武陵山区高海拔引种试验的先河。2014年7月中旬赵学民老师带我晚上从江西省分宜县车站乘坐绿皮卧铺车清晨来到彭水县善感乡查看基地管护和油茶生长情况,这是我首次进入武陵山区腹地。之后在邓相舜主任的邀请下,多次来到彭水开展了油茶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培训是在善感乡引种实验点所在村的村民家里给种植农户培训,当时下雨天村民都空闲在家,三十几人认真听我讲解油茶栽培管护技术,他们对我技术观点很是认可,只是提出我的重庆普通话不标准。这次培训首次让我意识到油茶技术落地必须和农村风俗习惯和农民文化水平紧密结合,自此以后技术简化、通俗易懂、现场实训成为我油茶技术培训的特色,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国家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两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担任江西省乐平市乡村振兴局油茶产业顾问期间,一年两轮乡村油茶基地管护实训,推动了1.8万亩油茶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源于这一思想,《长林系高产油茶栽培管理实用技术》其实是为最后一个油茶真正种树管树人而写的。
2019年技术支撑建设了重庆志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产示范基地建设300亩,高海拔梯度引种实验基地建设与调查。2020年始支持彭水县林业油茶技术团队主导建设了海拔1000米、1200米、1400米三个不同海拔梯度长林系及杂交品种引种实验,为彭水油茶乃至武陵山区增大林地发展空间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6月我和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姚小华研究员、中国林科院赵学民老师齐聚彭水,调研了善感乡的2014年建设的武陵山区首个长林系和亚林系引种实验基地。2021年3月我被彭水县油茶产业协会聘为技术顾问。
彭水油茶是我们推动武陵山区油茶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彭水林业局以邓相舜为中心的技术团队功不可没。
2018年10月11~12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期间我与国家油茶首席专家、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木本油料课题组负责人姚小华研究员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总结了2009年~2017年国家高产油茶种植发展的现状和客观存在的问题。虽然当时全国油茶种植面积得到了快速的提升,除了我们长林系三人组(姚小华、赵学民、陶勇)指导的长林系高产油茶示范基地(特别是油茶北带大别山区的安徽金寨、湖北孝感、信阳光山等基地)产量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外,大多数新建高产油茶林亩产油量不尽人意。近十个油茶产区生产一线基地实际状况分析总结,新品种高产油茶低产主要是国家油茶良种适应性(盛花期授粉蜂温度条件)、种苗纯正性(实生苗比例较大)、品种配置比例(生产组合品种成熟期不一致)、品种空间排列方式(植株异花均衡授粉效率)等方面原因。会议结束第二天(13日)上午,我们就油茶种植发展趋势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进行了研究商讨:一、低产低效林改造提升是油茶种植下一阶段非常重要的发展历程,营养土容器大苗创新研发培育是其关键技术问题。二、继续推动已经技术熟化的长林系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布局建设,由桐柏山区、秦巴山区向武陵山区推进布局,与原有的铜仁(玉屏)和黔东南(锦屏、黎平)高产示范区连接起来形成跨度超1千公里长的高产油茶示范带。三、继续加强长林系高产油茶良种和良法应用技术调查研究,尽快总结出书。自此我承担了以上三大生产一线工作目标任务。
2019年3月我创办了江西霖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三年生容器大苗的创新培育研发,将油茶种苗培育向精品化方向发展。2020年底始,三年生容器土容器大苗(出圃标准:地径大于0.6厘米、侧枝数大于6枝、高度大于60厘米、最低分支点小于25厘米)逐年技术辐射各省区(湖北蕲春和恩施以及十堰、重庆彭水县和酉阳县以及秀山县、贵州铜仁和天柱、四川泸州和凉山州、江西乐平和会昌以及九江、广东梅州、浙江衢州和淳安、建德以及丽水),广泛应用于低产低效林提升改造、油茶+复合经营、快速成园高产油茶实验示范基地建设。2024年9月30日由恩施州林科院牵头的《油茶良种快速成园技术》成果率先获得认定。
云阳篇
2019、2020年造林前后对比
2019年6月23日,我应邀来到云阳县江口镇向家坪社区,考察涂传兵书记选择的油茶造林地的可行性,2019年底指导完成长林系高产油茶品种造林1000亩。这个基地发展模式是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村干部日常管护季节轮流带头和农户一起吃喝在田间地头,老百姓发展油茶的积极性深深感动了我, 2020年9月18日,我完成陕西安康调研任务后再次来到云阳进行了油茶管护技术现场指导。这是我首次接触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看到了其中的无限潜能,之后我讲课多次强调油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很重要,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非常关键。
酉阳篇
2018年底我经秀山进入武陵山区,调查了秀山县和彭水县早期几个引种实验点,并在酉阳县钟多街道青山村与酉阳县洵洵利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酉阳第一个300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2019年3月完成标准化种植,2024年10月份测产亩产鲜果达到505.72公斤,折合亩产油27.81公斤。
2019年6月的一天,在酉阳县青山村基地遇见了前来见面的酉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程华监事长,就高产油茶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并留下联系方式。同年9月10日接到程华监事长的电话,约定在江西分宜县与酉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油茶考察组一行见面交流,酉州实业集团监事长杨秀峰带队11日参观了分宜县油茶良种培育有限公司的高产油茶实验示范基地,长林系4号、40号、53号主栽品种结果丰产性状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赵学民老师特别强调良种纯正性的重要性。12日,我陪同考察组一行驱车到浙江考察了江山市浙江红花油茶基地、金华东方红林场油茶良种采穗圃,最后抵达浙江富阳区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拜访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姚小华研究员。此次考察明确了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油茶种植应用品种选择中国林科院选育的长林系3号、4号、18号、40号、53号;二、油茶种植管理技术由我负责培训和现场指导;三、启动油茶良种种苗本土化培育;四、启动纯正长林系油茶良种采穗圃布局建设。2019年11月6日,在酉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一楼会议室进行了农业公司涉及油茶种植的生产部、技术部人员的室内技术培训,历时5个半小时,培训结束回到酒店累得直接倒床休息。第二天在可大乡可大村开展了一天的现场实操技术培训,傍晚5点多回到县城后直接上高速赶往四川泸州进行第二天的工作任务。
2019年冬~2020年春季,技术指导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可大采穗圃基地、酉东片高产示范基地、泔溪和龙潭苗圃基地建设。
2020年6月11~14日,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姚小华研究员和中国林科院赵学民老师分别来到酉阳调研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穗圃、苗圃和高产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对我的酉阳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了酉阳油茶可持续稳步高速发展,在我的建议下,以张新文董事长为核心的酉州实业集团领导集体一致同意成立武陵山油茶研究院,为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油茶种苗和技术辐射带动西部六省区域共同发展。7月22日,重庆武陵山油茶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9月22日召开首届专家委员会会议,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姚小华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主任,重庆林科院油茶专家娄丽华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陕西、四川、贵州等油茶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我出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主持日常技术支撑工作。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穗圃、泔溪和龙潭苗圃划归研究院负责管理。自此年嫁接1500万株、占地2000亩的国内面积最大的高产油茶苗圃开始启动运行,这些年为重庆、恩施、四川、贵州、陕西、湖南高产示范基地布局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种苗保障。
2019年~2022年是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油茶基地发展高峰期,我基本每个月自驾或坐车来酉阳到跑乡镇、走基地。2021年我全年累计住宿酉阳县时代国际酒店72天,创造了油茶科技服务一个县年累计工作时间最长的记录。截止2024年前后共五年时间,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长为国内高产油茶高质量造林最大面积的企业,面积超过20万亩。
我是民营企业家,推动酉阳油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其他省市从未出现的阻力。2019年全面启动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油茶种植技术服务之初,酉阳部分油茶行业人员质疑我技术水平,历经一年的生产实践过程后,虽然技术上认可我,但还是怀疑我技术支持酉阳油茶发展的动机,认为我是商人以谋利为目的,“良医卖良药”不被现今世俗眼光所认可。2022年酉阳的采穗圃、高产示范林基地布局建设完毕后,我便主动将高产示范林建设配套的我公司经营的高品质植物源“油茶专用有机肥”退出了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购名单。2018~2020年武陵山区油茶科技服务所有的交通自驾往返费用是我个人自费,直到重庆武陵山油茶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专家委员会后才解决我往返酉阳交通费用。我这个体制外游僧也食人间烟火、也需要养家糊口,即使全身心付出,我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还是不被所有人理解和支持。尽管在大家眼里没有体制内专家的光环笼罩,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推动着酉阳油茶继续走向高峰。
十几年油茶一线生产实践经历表明,科技服务工作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走到田间地头,脚踏实地、现场指导、现场解决问题。油茶科技支撑最后一公里很重要,尤其对于最后一个种树管树的农民,文化层次、理解水平、思维模式不能与专业人士相提并论,室内课堂培训对于他们来讲没有实质性效果。因此我一直强调油茶种植管理技术是跨学科的应用科学,必须与农村、农民实际相结合,必须通俗易懂、简便操作,让农户可复制、可操作、可执行,只有这样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在大地上生根、服务于生产、提高生产力,广大的油茶种植户才能因参与油茶产业发展而致富。国家粮油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能够真正得以实现,需要无数个热爱油茶产业又具有匠心精神的一线林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参与,必须完善乡镇基层高质量的林业技术服务体系作为保障。
2021年专家技术团队支撑重庆武陵山油茶研究院完成油茶智慧钢结构大棚建设,同年10月17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一行调研重庆武陵山油茶院泔溪苗圃。
为了推动武陵山区油茶科学研究,提高该区域油茶种植可利用林地资源空间面积,2022年我们全面启动武陵山区高产油茶高海拔区域引种实验,支持重庆武陵山油茶研究院分别在酉阳麻旺镇、苍岭镇、毛坝乡建设了三个不同高海拔梯度引种实验点。
2022年,重庆武陵山油茶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庆典型山区高效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22YFD1601400)课题任务中子项目 “酉阳县油茶产业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任务,我负责“油茶良种筛选与优质高产种苗培育技术集成”(2022YFD1601402-01)项目方案制定与协助实施。
2023年11月主题为“智汇山茶油,科创新酉阳”的2023中国武陵山油茶产业发展大会在酉阳隆重举行,我代表重庆武陵山油茶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作了《科技引领武陵山油茶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家林业草原局、重庆市林业局领导和武陵山区四省71县区的油茶行业专家、种植企业、种植户齐聚一堂,分享酉阳油茶产业高速发展的经验和成果。
酉州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推动了酉阳油茶高质量发展,酉阳油茶人功勋卓著。
“世界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心中, 一个在酉阳。”酉阳桃花源展现了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自然美景,作为陶氏后裔我至今从未光顾。酉阳坊间传出“陶老师寻着祖宗的足迹来到酉阳,帮助酉阳人民发展油茶,油茶事业尚未成功,他不好去桃花源见老祖宗”之美谈。 这些年我传承着老一辈油茶专家的科学精神,肩负两代油茶前辈的期望和重托,“身披袈裟、手托衣钵”,心无旁骛地游走十几个油茶省区传经布道,与油茶科技爱好者在酒店房间促膝长谈到凌晨2~3点是常态,实在无暇顾及身边的美景。学以致用、造福四方,将油茶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早日实现国家粮油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一直是我奋战一线的目标。
秀山篇
秀山属于我国油茶中带,最接近北纬28°油茶中心线的渝东南油茶区县,油茶发展历史悠久,百年老油茶树遍布田坎、地头和村庄周围。气候、区位、立地等条件对于深根性、强阳植物油茶及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吏目村有原四川油科所旧址,梅江镇有重庆油茶研发中心。
2018年8月21日,到重庆油茶研发中心调研油茶新造林穴位地膜覆盖对比实验效果。
2019年冬季对重庆北士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所属的平凯街道的麻菇社区、护国社区、明家寨社区、江西屯村、五星村、银厂村、邓阳社区、晓教村、莲华社区的油茶基地进行品种鉴定和种植管护技术指导。
2021年1月16日到秀山吴锐官庄街道基地指导油茶修剪。
2021年12月现场技术指导重庆北士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平凯街道邓阳社区建设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和两个亚林杂交系二代新品种引种实验基地100亩。
2022年5月29日我陪同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姚小华调研秀山油茶产业。
2023年3月,秀山县平凯街道530亩五营苗圃基地开工建设,年培育700万株,实现了秀山县高产油茶优质种苗本土化培育。
2023年2月5日在秀山县林业局座谈,与秀山县杨波主任交流秀山油茶产业在武陵山区的定位和发展思路,首次提出秀山油茶产业“四个中心”的构想。
2023年3月31日,全县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市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工作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全力推动我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油茶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参加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就秀山油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发展思路作了报告,开启了秀山油茶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2023年4月,秀山县人民政府组建油茶专家组,我正式担任秀山县油茶产业发展技术专家。
2023年5月5日,秀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秀山自治县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战略和政府主导、经营主体参与、油茶+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思路。实施高产示范基地、低产低效林改造示范基地、油茶复合经营示范基地。要求高产快速成园示范基地布局建设到全县每个乡镇,相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种植密度不少于74株/亩,严格按照市县油茶高产示范片技术标准实施,经验收合格的,可享受5000元/亩奖补。补助分五年五次发放,第一年补贴1200元/亩;第二年补贴800元/亩;第三年补贴500元/亩;第四年补贴1000元/亩;第五年补贴1500元/亩。三年生容器大苗在秀山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大大提升了秀山油茶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2023年9月我指导秀山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秀山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种植技术规程》、《秀山县油茶营造林检查验收办法》。
2023年9月20日,秀山县油茶秋冬季造林启动大会。会议提出推动建设集现代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武陵山油茶交易中心,油茶加工中心、油茶科创基地、武陵山油茶博览园、良种繁育基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油茶产业示范园集群,打造高质量油茶基地、油茶林下经济为一体的秀山中部油茶产业带,全力将秀山油茶打造为全国知名品牌。
2023年11月1日,秀山县2023年秋冬季油茶生产现场会在兰桥举行。
2023年度秀山县完成高标准快速成园示范基地21个共计面积6583亩、油茶复合经营示范基地1311亩、低产低效林改造提升示范基地2170亩、四旁造林高产示范折合1191亩、武陵山区油茶高海拔引种实验点1个。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高产油茶良种良法种植,确保“种植一片、成林一片、见效一片”, 2024年底钟灵镇、隘口、龙凤坝镇、雅江镇的四个基地首次获得验收通过,有待整改基地10个。
2024年9月18日至20日,“科技创新赋能,共谋油茶发展”,秀山召开2024年武陵山区油茶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全国油茶产业专家学者及武陵山区行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秀山油茶文化传承与油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为新时代背景下秀山油茶产业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我作了《武陵山区山地特色油茶发展与探索》,共同分享了我们科技团队在武陵山区油茶产业十余年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区域差异、分工协同发展的武陵山油茶产业大协同发展思路。
2024年10月22日,秀山2024年秋冬季油茶生产现场会在兰桥镇召开。
2025年4月11日,秀山县油茶产业政府考察团在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与王兴国、金青哲教授交流探讨油茶加工、剩余物再利用技术与合作,启动武陵山区山茶油的品质和衍生品加工研究
秀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秀山油茶发展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一、县政府主导:1、组建专家团队,提供生产技术保障;2、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提高业主积极性;3、规划建设加工、交易、集散中心,三产融合发展。二、乡镇实施:乡镇整合林地资源、组织业主参与;三、林业部门指导监管:油茶办分片事前现场指导,事后组织验收;四、国有企业推动:负责种苗生产和鲜果收购加工销售;
天然的资源禀赋和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武陵山区油茶全产业链集群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深耕油茶产业发展一线二十载的布衣专家陶勇,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建议与指导。随着重庆渝东南区县的油茶科研中心、种苗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逐步形成和壮大,将有望成为我国油茶发展的一个典范,武陵山区油茶品牌将走向辉煌、走向世界。